明星基金遭大額贖回:5位頂流的基民損失90億 主題基金異軍突起

記者 宋婕 陳鋒 北京報道
三季度在頭部基金公司規模進一步擴大時,其主動權益規模卻在縮水,特別是一些老牌明星基金規模驟降。這些基金規模較小時業績好,長期凈值漂亮,但在規模暴增后業績陷入泥潭,規模驟降背后是投資者忍痛止損。以張坤為例,去年規模提高迅速,但僅三季度一只基金贖回了200億。與此同時,一些小而美基金繼續沖高,崔宸龍一個季度的在管規模增加了190億。
明星基金遭大額贖回
東興證券在其研報中稱,截至三季度,市場上的偏股主動型基金規模達到41648.55億元,偏股主動型基金規模的同比增長率達44.95%,環比增長率為-5.66%,環比增長率已經連續四個季度下降,主動型基金整體規模從二季度的歷史新高位置回落。
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規模在三季度出現了明顯的下降,頂流張坤的在管規模是所有基金經理中縮水最多的,合計減少287億。張坤的規模驟增是在去年,以其代表作藍籌精選為例,得益于他在去年95%的業績和成立三年年化34.94%的收益,去年4月起,連續三個季度規模翻倍,從90億躍升至677億。
藍籌精選在今年2月10日實現其成立來的最高收益率,投資者聞風而動,今年一季度基金迎來最大申購量,規模也在6月底達到899億的峰值。然而,張坤的基金今年表現不佳,蜂擁而至的投資者沒有分享到明星基金凈值上漲帶來的紅利,全部處于虧損中。粗略估算,不含各種手續費,三季度贖回的200億元,損失約30億元。
武漢中證通投資顧問公司首席分析師丁炳良對《》記者表示,今年3月開始投資邏輯發生根本性變化,市場轉為主題投資,特別是以核心科技、核心軍工和核心新能源為代表的“三大核心”成為市場的主賽道。今年基金業績波動主要看配置主流賽道品種及倉位情況。
投資者被教育要長期投資基金,但規模較小時業績好,但規模暴增后業績陷入泥潭,讓投資者買在了山頂的基金并不少見。
交銀施羅德的楊浩和景順長城的劉彥春管理的基金僅三季度的回撤均在15%左右,以此推算,各自贖回的130億資金分別損失20億;興證全球的謝治宇和泓德基金的鄔傳雁三季度的回撤大概為10%,二人規模減少也在百億以上,贖回資金的損失規模均超過10億元。
新秀基金擴張迅猛
根據景順長城、富國、交銀施羅德分析三家公司交易記錄數據發現,購買明星基金相較全部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有所提升,但幅度并不突出,原因之一是背后有較低的認購客戶留存率,第二與明星基金的最大回撤數據有關。
富國基金總經理陳戈表示,A股市場是快牛長熊,投資者反應過來想買時已經到頂點了,所以每一次基金投資客戶數的大量增加都是在牛市的頂點,這批追漲的人往往也是受傷最嚴重的。
某大型券商分投資顧問王宇告訴《》記者,二季度時一些明星基金雖然業績不佳,但市場還沒有明顯調轉方向,有些客戶認為主流龍頭消費股還會漲回來,還在補倉。直到后來市場風向明顯改變,投資者大規模贖回才顯現出來,將資金投向順周期行業。
在明星基金經理的在管規模大幅度縮水時,一些新秀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三季度擴大迅猛。
前海開源的崔宸龍擔任基金經理一年四個月,管理的公用事業和新經濟兩只基金是年內唯二翻倍基,優秀的業績使得兩只基金的規模在三季度增加了驚人的190億。國投瑞銀的施成、大成基金的韓創、易方達的祁禾管理的基金業績全部名列前茅,三季度規模增加均在百億以上。
不同于老牌明星基金經理重倉的是消費龍頭股,4位新秀均是行業主題基金,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投資風格。
在新秀施展拳腳的同時,劉格菘8月發行的一只封閉期長達三年的新基金,仍然募得了近150億的資金,可見其市場號召力還在。王宇告訴《》記者,投資是概率的游戲,能賺錢是一回事,能長期穩定地賺錢又是另一回事了。
責任編輯:麻曉超 主編:夏申茶
0人
- 每日推薦
- 股票頻道
- 要聞頻道
- 港股頻道


- 滬指漲0.18% 國防軍工漲幅居前
- 新華時評:蹄疾步穩!北交所起航將為資本市場注入新活力
- 涪陵榨菜:對部分產品出廠價格上調3%-19%不等
- 11月15日北交所開市!81家上市公司一文盡覽
- 兩部委出臺政策利好 申萬化學原料藥指數連跌6周后大幅反彈「制藥行業周榜」
- 房地產現九大傳聞,至少三條有假?
- 低碳經濟推升可持續增長 關注這三大主線
- 電力板塊TOP10整體下跌,新能源項目成本降低、內部收益率提高「電力周評榜」
- 韓國發布“K半導體”戰略 全球半導體爭霸戰升溫活期理財七日年化2.6%
- 四周連續凈流入中止!北向資金一周凈流出26億,鋰茅、券茅獲大手筆增持,22股加倉幅度超1%(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