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F成信托業轉型抓手

● 本報記者 王方圓
記者11月12日獲悉,中國外貿信托FOF業務規模再創新高,已突破200億元,領跑信托行業。業內人士表示,目前FOF業務已成為信托行業探索標品業務的重要路徑,具有巨大發展空間,但也面臨專業能力要求高、績效考核困難等問題。未來信托公司亟需提升投研能力、底層基金甄選和監控能力以及風險管理能力。
發力FOF業務
數據顯示,除中國外貿信托外,多家信托公司都將FOF業務作為著力點,在產品數量、產品規模、投資收益方面均取得較快發展。
以上海國際信托為例,截至今年8月,該公司共發行數十單FOF產品,總體管理規模已突破100億元。
今年9月22日,“杭工信 光源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運作到期,圓滿結束。據了解,該產品為一年期封閉型產品,也是杭州工商信托發行的首只主動管理FOF產品,A類信托累計收益率為27.40%、B類信托累計收益率為60.24%,均超過收益基準。
豐富的產品背后,離不開信托公司的努力。以中國外貿信托為例,公司從2013年就開始發力FOF業務,擴充搭建了一支專業FOF投資研究團隊,同時逐步建立起資產配置框架與基金績效分析評價體系,構造了集投資研究、運營管理、風險監控、績效分析等為一體的FOF投研管理平臺。
作為標品業務的典型代表,FOF產品規模大增,信托資金投向結構也有所優化。中國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從資金信托在五大領域占比來看,排序分別是工商企業(30.00%)、證券市場(17.52%)、基礎產業(13.42%)、房地產業(13.01%)、金融機構(11.97%)。
多渠道破解投資難題
業內人士表示,在行業轉型背景下,當前信托公司開展FOF業務,主要通過與專業私募管理人合作,學習并借鑒其投資和管理經驗,逐步熟悉相關領域的基礎資產,逐步提高主動管理能力。
不過,在實踐過程中,信托公司開展FOF業務也存在難點。中融信托表示,一是大類資產配置難度大,二是底層子基金難以進行有效篩選及運作監督,三是FOF業務團隊績效考核困難。FOF產品的超額收益以及大部分管理費或要在實現業績很長時間之后才能提取,這與信托公司目前業務收入特點有很大不同,信托公司需要重塑績效考核機制。
對此,中融信托建議,信托公司應從以下方面提升開展FOF業務的能力:一是提升投研團隊事前鑒別及風險管理能力,二是加強底層基金甄選與監控能力,三是提高風險管理能力。
“由于FOF產品配置的資產種類較多,需要關注來自于不同類型資產自身的風險以及多個資產間相關性帶來的風險。信托公司需要基于所投基金的風格、基金之間的相關性等信息,管理投資組合的風險。”中融信托稱。
加強運營管理能力也至關重要。中國信托業協會表示,從投資端來看,現階段,信托公司通過FOF/MOM業務模式切入,部分公司在開展量化投資,這些業務都對金融科技提出較高要求。從項目運營管理上看,證券投資業務標準化程度較高,交易更為頻繁,并且采用凈值化管理模式,因此運營管理能力至關重要,這也對金融科技提出較高要求。
0人
- 每日推薦
- 股票頻道
- 要聞頻道
- 港股頻道


- 滬指漲0.18% 國防軍工漲幅居前
- 新華時評:蹄疾步穩!北交所起航將為資本市場注入新活力
- 涪陵榨菜:對部分產品出廠價格上調3%-19%不等
- 11月15日北交所開市!81家上市公司一文盡覽
- 兩部委出臺政策利好 申萬化學原料藥指數連跌6周后大幅反彈「制藥行業周榜」
- 房地產現九大傳聞,至少三條有假?
- 低碳經濟推升可持續增長 關注這三大主線
- 電力板塊TOP10整體下跌,新能源項目成本降低、內部收益率提高「電力周評榜」
- 韓國發布“K半導體”戰略 全球半導體爭霸戰升溫活期理財七日年化2.6%
- 四周連續凈流入中止!北向資金一周凈流出26億,鋰茅、券茅獲大手筆增持,22股加倉幅度超1%(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