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追漲殺跌所致?券商代銷公募保有量普降,實際是監管收緊了申報尺度

2021年三季度公募基金代銷百強榜放榜。銀行仍然是第一大渠道,但是互聯網平臺增速最快。此外,券商喪失了前2季度勇猛精進勢頭,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掉頭向下。
市場人士分析,券商用戶大多習慣于股票市場底的快進快出,在行情變化的事情更喜歡調整倉位,導致券商相關業務波動較大。
此外,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本期申報中,監管明確了券商申報口徑,此前對部分券商規模貢獻較大的ETF、LOF和一些資管大集合產品或已經被排除在規模之外,導致券商整體規模下行。
監管收緊券商申報口徑
中基協最新的數據顯示,3季度,行業前100家機構股票+混合基金保有量6.16萬億,環比增長約123億元,環比增長0.2%至,非貨基金保有量增長至7.66萬億,增加了約2652億元。
券商三季度整體表現不好。券商渠道非貨基金保有量環比減少8.4%,股票+混合基金保有量為9426億元,環比減少10.14%。不過,數量上看有49家券商進入100強,數量優勢明顯。
具體來看,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的標準統計,中信證券(600030)仍然是券商行業第一,三季度保有規模達1095億元,位列全市場第14名。緊隨其后的是華泰證券(601688),三季度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達到823億元。廣發證券(000776)以736億元規模排名全市場第19名,券商第3名。中信建投(601066)證券則以594億元維持在券商第4名。
此外,招商證券(600999)、東方證券(600958)、興業證券(601377)、銀河證券等4家券商的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都超過400億元,分別為466億元、452億元、442億元、432億元。
從相對數據上來看,券商三季度整體低迷,多家券商規模大幅度下滑。其中,華泰證券減少了256億元,國泰君安(601211)減少了106億元,中銀國際證券更是從227億元減少到53億元,幾乎減少了77%。即便是行業龍頭中信證券,3季度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也減少了89億元。
“券商用戶大多習慣于股票市場底的快進快出,在基金上也會有類似操作,很多時候倉位變化比較快,”一位券商人士表示,相較而言,銀行用戶經常通過理財經理等指導操作,在市場變化時反應不是特別快速,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較小。
不過,券商公募基金代銷保有規模的變化或許也和監管規范申報口徑有關。一般 情況下,券商涉及基金銷售的數據主要三塊,包括新基金認購、老基金申購以及ETF、LOF等場內基金的交易。新基金認購和老基金申購普遍認為是券商代銷基金產品的核心數據,而場內的ETF、LOF等和股票一樣,投資者開戶之后就可以主動交易,和券商基金代銷能力關聯較低。另外,場內的ETF、LOF等產品也和股票一樣因為沒有申購、贖回等費用,投資者往往會頻繁交易,也會導致券商基金銷售規模虛高。
因此,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此前2季度的申報中,監管層就要求券商詳細列出ETF和LOF的凈買入數據。上報監管的公募基金銷售保有量等于季末保有量減去新增保有量,新增保有量只有新增新基金認購量、新增老基金申購量,不包括ETF、LOF等凈買入量。但是由于統計難度等問題,二季度部分券商并沒有完全按照要求完成。
3季度最終的統計數據實現了ETF等產品凈買入量的剔除。券商中國記者通過上海一家大型券商的財富管理部負責人了解到,3季度的新增保有量數據各家券商幾乎都是嚴格按照“認購量+申購量-買入量”得出。
此外,3季度的統計中,只有完成公募化改造的資管大集合才能計入保有量,這也剔除了不少券商資管一些有大集合保有量。
華創證券指出,第三季度市場行情波動明顯,股混基金資產規模增速下滑。行業代銷保有量隨之下行,證券行業代銷保有量縮減程度超預期。但單季度環比變化難以構成長期業務質量的判斷邏輯,券商財富管理業務布局仍處起步階段,可持續關注券商長期業務發展。
三方機構崛起
整體上來看,銀行仍然是最大渠道,其中招商銀行非貨幣基金保有規模為7810億元,位列市場第二,在銀行中高居榜首,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7307億元,同樣高居榜首。
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三季度末的非貨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也都在4000億元以上。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上,三家機構的規模分別是5207億元、3948億元和3270億元。
銀行渠道整體上增速在減緩。其中,行業龍頭招商銀行非貨基金銷售保有規模較前一季度縮減了151億元,中國建設銀行三季度非貨基金銷售保有規模縮減了132億元;中國工商銀行三季度非貨基金銷售保有規模則縮減了208億元。
相對數據上看,銀行市場份額仍然在5成以上,截至三季度,銀行渠道非貨基金和股票+混合基金保有量分別為4.16萬億和3.64萬億,在公布數據的100家機構中占比分別達到54.2%和59.1%。
獨立三方機構則成為崛起最快的一方。
三方銷售機構第三季度累計規模15278億元,市占率24.81%;非貨幣公募基金保有規模24413億元,市占率31.86%。從增速上來看,三方機構非貨基金保有量增長環比增長17.2%,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量環比增長8.5%。
螞蟻基金三季度非貨幣公募基金保有規模達到11954億元,同比二季度末的10594億元增加了1360億元,連續兩個季度超過萬億。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上,螞蟻基金達到了6810億元,僅次于招商銀行。
另外一家強勢的獨立三方機構則是天天基金,三季度非貨幣公募基金保有量和股票+混合基金規模分別為5783億元和4841億元。
ToB類機構代表珠海盈米基金、上海基煜基金、北京匯成基金增速更加迅猛。比如基煜基金非貨基金銷售保有規模達到了1313億元,較二季度增長了575億元。
“3季度三方機構中匯成、基煜兩家ToB代銷機構保有規模增速超預期,兩者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環比增速分別為116%、44.1%,非貨公募保有量環比增速分別為86.8%、77.9%,遠超其他三方機構。ToB代銷機構主要服務于機構投資者的基金投資需求,居民財富通過委外及FOF等渠道持續向資本市場轉移帶動機構投資者投資需求的增長。”中信建投分析師趙然表示,隨著居民資金配置需求提升,投資者對多元化基金產品的需求也更加旺盛,ToB代銷機構的增長潛力也將逐步釋放。
責編:汪云鵬
0人
- 每日推薦
- 股票頻道
- 要聞頻道
- 港股頻道


- 北交所新股首秀驚艷 行情能否延續?
- 中美元首視頻會晤 就兩國關系發展戰略性全局性根本性問題溝通交流
- 美財長稱考慮降低針對中國的關稅,外交部回應
- 北交所公司成香餑餑 機構火速開啟“調研模式”
- 廣州老字號振興基金合伙企業成立,白云山、廣州酒家等共同投資
- 國家大基金又出手!3億投向斯達半導
- 瑞銀(UBS.US)Q3加倉微軟(MSFT.US) 大幅減持標普500看跌期權(SPY.US,PUT)
- 滬深98只個股股價創出歷史新高,五大特征凸顯
- 韓國發布“K半導體”戰略 全球半導體爭霸戰升溫活期理財七日年化2.6%
- 重磅!清倉10倍大牛股:高瓴500億美股持倉大曝光!狂買這些股,最全名單來了